高铬白口中铸铁与磨球的铸造工艺
1、熔炼
炉料一般采用低硅生铁,废钢。合金元素使用铬铁(从经济效益出发,常用高碳或碳素铬铁),锰铁、硅铁、钼铁、钛铁(用钒、钛生铁可降低成本)和电解铜。用中频电炉冶炼,以保证要求的化学成分和温度。加料方法:先在炉底加入五分之一的铬铁,当废钢和生铁溶化完毕后,边预热边慢慢加入余下的铬铁、锰铁(铜和钼铁可先加入炉底)硅铁等合金,在进行脱氧、除渣后出炉。
2、浇注温度
高铬铸铁有较好的流动性,浇注温度一般取液相线温度以上过热50-100℃,含 Cr15%的高铬铸铁液相线在1250℃左右,也就是说浇注温度在1350-1400℃,其出炉温度不要超过 1480℃,以免大量氧化和吸气。适当的控制浇注温度,将直接关系到铸件质量。在铸件不出现冷隔的情况下,适当采用低的浇注温度,可以得到细晶粒组织和减少缩孔、缩松倾向。但浇注温度过低时,铸件将出现冷隔、缺火等缺陷。浇注温度过高时,不利于逐层凝固,铸件而出现缩孔、缩松等缺陷。另外,也将会缩短模具的使用寿命,甚至因过烧而使铸件和模具粘结在一起。
3、热处理
通常情况下,高铬铸铁铸态下的金相组织是:奥氏体+马氏体+碳化物+珠光体。为了充分发挥材质的硬度潜力和最佳耐磨性能,同时又使材质具有最大的韧性,就需要进行热处理。
通常奥氏体化温度约为960-980℃,保温2至4小时(视球径大小而定)。如果加入0.3-1.0%的Cu,要破坏奥氏体的稳定性须保温6小时以上。
回火处理可在两个温度区间内进行,在较低的温度范围(200-300℃)进行回火,其目的是把在淬火中得到的马氏体进行回火,由此而减少断裂和对冲击的敏感性。
在高冲击磨料磨损状态下,如欲得到奥氏体组织,在化学成分控制的理想情况下,只有进行一次高温时效处理,清除内应力,就可以满足一般的需要。
NJ-W560抗干扰测温仪以高速16位嵌入式微处理器为核心,自动贴片工艺生产。采用了自动校准电路,采用精密的温度传感器对冷端温度进行测量,并可以进行软件校正。在数据采集上采用高精度AD转换芯片,采样周期为20ms,对空间的工频有很强的抗干扰性。本测温仪可适用于铸钢、铸铁、铸铜、铸铝、铸锌等行业中熔液温度的测量,也可以测量炉渣温度。
- 上一篇:没有啦
- 下一篇:2025年清明节放假通知 2025/4/3